共亲职服务社工
余玉君
难关难讲但能过
阿辉 (化名)生于一个普通家庭, 到了适婚年龄便结婚。他也与一般的夫妇目标无异,努力工作及置业,之后计划生养孩子,希望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四年间,两口之家变为四口之家,阿辉相信支持太太转为全职主妇主力照顾及教养孩子是最美的事。因着这信念,阿辉在假日会做散工,目标是让家人生活安稳。对阿辉而言,每天放工回家,听到孩子哭声和笑声,一天的疲劳便会马上消失,所有付出也会是有价值的。
美梦终归会有破灭的一天。某一天,阿辉突然收到太太的口讯要求离婚,孩子交由阿辉及工人照顾,而她想重获自由及寻觅爱护者。阿辉匆匆赶回家,可是太太已经离开。太太好像突然人间蒸发,阿辉脑海一片空白,急忙询问岳父母及太太的朋友,看看他们有没有接获太太的消息。
过着行尸酒肉的日子,阿辉日间工作,晚上待孩子入睡后便四出奔走,希望在某角落能找回太太。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仍然杳无音讯。阿辉唯有收拾心情,尽心尽力去照顾孩子。在众人眼中,阿辉露出呆滞的神情,深陷的双颊,沉默寡言。他那份空洞和伤痛,在沉默中散发出来。
有一天,阿辉收到太太正式提出离婚的文件,这时他的情绪又再次堕进谷底了。经歷申辩和上诉, 阿辉最终认为自己应该为孩子的最大利益着想,避免在孩子在幼年时经歷父母的争战。他眼见孩子与妈妈相聚时的惊喜及依赖,阿辉决定不再坚持,让孩子与对方同住,而自己只在假日与孩子好好相聚。
心意已决后,阿辉努力工作,每个星期天准时接孩子四出玩耍。在阿辉的手机裏,载满了孩子的相片,鬼马和天真的笑脸。而且他亦承诺要好好爱惜自己,坚持做运动,与朋友相聚,甚至进修,让生活更充实,在不同层面发挥自我,展现生命力。
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阿辉学会了独自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他积极与孩子相处,希望能尽自己所有能力陪伴他们成长。他知道:孩子需要他的陪伴和关爱。阿辉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更注意个人身心健康,尽力照顾自己及孩子,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坚强及健康的父亲,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每当阿辉看到孩子开心地笑着,他心中的疲惫和伤痛都会暂时消失。虽然他的内心依然存在着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失落,但他不会让这些情绪影响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阿辉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和成长。他希望自己的爱能填满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温暖和幸福。
资料来源:本文选自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桥—婚姻及家庭季刊》。第165期。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