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少年人」碰上了「父母離異」

婚姻輔導員及家事調解員
鍾碧華

當「青少年人」碰上了「父母離異」

  很多時候,父母面對婚姻困難的時候,為了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總會考慮盡力維繫。可是遇上子女到達青少年時期這關口,由於子女管教、家庭財政運用等問題,導致夫婦衝突更白熱化⋯⋯。最終有一些父母會選擇這暴風時期辦理離婚手續,他們以為:「青少年子女較容易明白及接受父母離異的決定」。可是這個決定所衍生的問題,可能並非我們可以處理到的⋯⋯。

 

  青少年子女面對父母離異,會產生不同的極端反應,有部份子女為了遠離衝突,會選擇較少留在家中,或將自己的精神投入其他活動:例如互聯網瀏覽、網上遊戲,或寧願與朋友共聚、甚或在街上流連。在這情形下,他們與家庭成員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當子女沉迷相關活動去逃避生活現實上的困難,父母會為子女欠理想的表現互相指責,這引致子女更加困擾!部份個案中,青少年子女為了保衛家庭的完整,與父或母產生衝突,甚至拒絕見面,用來向他/她提出的離婚決定作出抗議。另一些個案中,當家庭經濟遇上困難,子女刻意利用自己的需要,向一方父母提出經濟上的要求,父母感到為難之同時,亦令父母之間的衝突變得複雜。相反,為了令到另外一方父母減輕對經濟上的擔憂,亦有些青少年不必要地節衣縮食,為將來、為前路感到憂心忡忡。

 

  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以至經濟上的角力,青少年子女的價值觀被扭曲,甚或影響他們對婚姻信心。大家會問,身處急速成長階段中的青少年生活在家庭成員的長期冷戰或衝突當中,會產生什麼效果?按筆者觀察,遇上父母關係出現問題的青少年,在人際關係及衝突處理等技巧之表現亦變得極端化。有時候,父母會欣喜於子女變得成熟、懂事,但這樣的急速成長讓他們抖不過氣,碰上青少年時期需要實踐的成長任務,不少個案因此而長期抑鬱丶焦慮,為他們的人生帶來負面影響。

 

  縱然大部份青少年人最後亦能夠理解並接受父母離異的決定,相信天下間沒有一個為人子女的,希望自己家庭變得欠完整。經過多番努力仍然得不到成果,他們會變得失望,選擇採取放棄的態度,或為避免父母在痛苦的婚姻關係中糾纏而作出無奈的表態,鼓勵父母盡快離婚,希望父母不會繼續受到傷害。

 

  誠然,夫妻在婚姻出現問題時,應該盡快着手處理,尋求專業協助,堅持對婚姻的承諾以維持家庭完整,為子女提供穩定的成長環境。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家庭的衝突關係是會蠶食青少年的成長。因此,大家更需要和平理性地將問題解決,保護子女免受離異的傷害。


資料來源: 本文選自《橋—婚姻及家庭季刊》。第156期。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