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內學習做不一樣的父母

 

童心輔苗學校社工

張善惠

 

 

在主內學習做不一樣的父母

在輔導年青的父母時,發現有些夫婦是在未充分準備之下有了孩子,因而感到束手無策;亦有不少夫婦自以為做足準備才做父母的。可是,筆者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沒有在夫婦溝通和期望上作充足的準備。就算是教友夫婦,亦忽略了以屬靈的向度, 準備做天主喜悅的父母。

溝通要有善意

首先,要成為父母,夫婦必須具備友善而有效的溝通能力。溝通第一步是需要能虛心放下成見和假設,細心聆聽和了解對方的需要和感受。惟有放下己見,才可以化解誤會,減少對方的反感。

其次,夫婦需要建立認錯和道歉的能力。婚姻是一件聖事,是上主對我們的召叫,在婚姻生活中實踐愛德。愛包含犧牲和忍耐,為對方好處而互相成全。因此,能道歉是天主賜給我們實踐愛德的能力。

最後,我們需要練習讚賞和鼓勵的說話,減少埋怨和指責。耶穌說「愛人如己」,中國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均是提醒我們從對方角度考慮,而說出鼓勵和造就別人的說話。

如果夫婦及早建立這些善意而正面的溝通,他們不但可以保持婚姻的甜蜜,還可以跨越育兒過程中產生的衝突和壓力。

校準屬靈向度

很多父母採取了世界的向度撫養孩子, 經常注目經濟條件和成就。有云「養一個孩子需要四百萬(現在應該是不止這個數目了)」,反映我們時常以金錢來衡量孩子的需要和父母需要付出的代價。估計聖母當年應該沒有用四百萬來養育耶穌,我們不要忘記小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愛和陪伴,是金錢、學習班和外傭姐姐不能取代的。

看到社會的動蕩和疫情帶來的不安, 在許多未知及無法控制的環境之下,要對生命開放和坦然接受天主的計劃,能夠作一對父母,這實在需要上主的恩寵和帶領。家庭本是甜蜜、和諧及永恆的標記, 要活出這幅美麗圖畫,只靠夫妻的努力是不能如願的。夫妻必須有基督的同行,使二人從對方的特質中看到美好的一面,並接納生命的無常和珍惜此時此刻的彼此,才可以有信心和孩子在不可預知的世界同行。看似很困難的事,但因為有上主的參與,其實又可以變得很簡單。

 

資料來源:本文轉載自張善惠。在主內學習做不一樣的父母。公教報2020年12 月 06日第4007期。